河南舞鋼非法集資門:資金鏈斷裂1.5億款項去向成謎
2013-12-05 11:40:12.0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點擊參與跟帖快速發貼
河南舞鋼市“非法集資”門:2013年11月19日上午,59歲的楊文秀懸梁自盡,他的遺體在當日下午即被安葬。
楊文秀是河南省舞鋼市鐵山鄉王大苗村農民,為了給兒子舉辦婚禮,他希望能取出存放在河南大業投資擔保有限公司(下稱“大業擔保”)里的2萬元錢。但一直到自殺前,楊文秀不但未能拿到大業擔保曾經許諾的高額利息,就連自己的2萬元錢本金也未能收回。
楊文秀的死訊很快在舞鋼市傳播開來,當地政府對此給予了極高的關注,立即出面安撫楊家。在當地政府的協調下,楊家獲得了2000元的慰問金,前提是當日安葬楊文秀。
楊文秀投放在大業擔保的2萬元錢也在次日全部返還,盡管這個速度相對其他因要錢多次上訪的村民們“非常快了”,但“這是他用命換來的”。
未及在當月給兒子操辦婚禮的楊家,卻先給楊文秀辦了喪事,轉瞬從大喜墜入大悲。而作為一家之主的楊文秀的自殺,給這個貧困家庭帶來的更大壓力和變數在于,“他兒子未成家,妻子老母以后怎么辦?”村民們對于楊文秀的死感慨唏噓。
楊文秀不過是大業擔保眾多投資者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只是他選擇了用最極端的方式來討要自己的血汗錢。大業擔保─這家曾獲舞鋼市政府領導站臺的投資公司,一度在當地融得1.5億元巨資,卻終究未能逃脫此前已屢屢在神州大地上演的民間集資迅速暴富、最終崩盤的厄運。
來自大業擔保投資者處的消息是,他們的行為或將被舞鋼市政府定性為“非法集資”。
豫中小城集資1.5億
位于河南省中部的舞鋼市,是一座年輕的現代化工業生態旅游城市。據官方統計,2012年該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為8328元。
于2011年1月18日在舞鋼市成立的大業擔保,旨在發展當地民間投融資業務。
在同村人杜長勝的鼓動下,楊文秀將家里的2萬元存款都投放進大業擔保。這是這位老實巴交的農民通過賣糧食等途徑多年攢下的積蓄。
杜長勝受雇于大業擔保。按照當初的許諾,他每給公司拉進1萬元的投資業務,就能獲得25元錢的報酬。這25元錢,既是杜長勝的工資,也是他發展業務的路費、電話費。
杜長勝發展客戶每拉一筆業務時,都會按大業擔保的規定告知他們相關收益率。正是高昂的收益率,吸引了當地村民將錢存入大業擔保。
時代周報記者獲得的一份大業擔保的宣傳冊顯示,“理財款項年收益率在12%—18%之間”。以10萬元為例,存放在大業擔保3個月就能獲得3000元收益,存放6個月能獲得6600元,存放1年則能獲得14400元。
杜長勝以前在村里販賣柴火,也在村委會干過,加之村里的土地被征用,他又集結了親朋好友的錢,連全家賣地款在內,投在大業擔保的有50萬元之多。
為了能獲得更多的高利益率回報,也為了能讓親朋好友們一起賺錢,杜長勝從2011年開始努力為大業擔保工作。僅1年多時間,他就集結了600多萬元錢放在大業擔保。
跟杜長勝一樣的大業擔保業務員,基本都是離退休的公職人員、教師、農村信貸員、村干部以及在村里享有較高聲譽的人。
這些業務員憑借在當地的人脈及威望,熟知誰有錢誰沒錢。他們很快在舞鋼全市范圍內展開“拉網式”行動,為大業擔保搜集全市的閑散資金。
在大業擔保的所有業務員中,杜長勝的業務量并不是最多的,最多的有1000多萬元,一般業務員也能達到近百萬元。
按照業務員們自行統計的數據,大業擔保在舞鋼市鼎盛時期的業務員總人數超過120人。而業務員們搜集資金的能力,甚至連他們自己都感到震驚。根據他們的統計數據,大業擔保在舞鋼市吸納的資金至少有1.5億元。
但從2012年9月開始,大業擔保的資金鏈斷裂。為討回投資款,投資者和業務員們不得不數十次圍堵舞鋼市政府或進京上訪。
此后,經舞鋼市政府協調,大業擔保承諾先返還投資者20%的資金,但至今尚未全部兌現。
鐵山鄉是舞鋼市的工業區,不少土地都被征用。“那些資金不少都是村民們的賣地款”,知情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杜長勝現在是“有家不能回”,村里人整天找他要錢。
對于楊文秀的死,杜長勝深表自責,他自稱很難面對村民們。
跟杜長勝一樣,安連卿也是大業擔保的業務員,他主要負責大業擔保在舞鋼市八臺鄉曹姚村的業務。
與杜長勝所在的王大苗村不同,曹姚村的投資者投資數額都較小,以幾千元到一兩萬元居多,“都是農村的老頭老太太養雞魚鵝等一點點攢起來的錢。”
“這是他們的所有積蓄,”安連卿深感被騙,“別說利息,連本錢現在都拿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