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今年的畢業季剛剛落下帷幕。在應屆生們為了入職而廣集信息時,網絡上總有一些令人摸不著頭腦,探不準虛實的招聘信息。
就譬如網傳寺廟招聘啟事不僅僧人學歷要求直追本科,還包吃住,就連起始的工資待遇都能秒殺好一票普通大學生的**份工作。
如果應聘方丈,年收入就能輕松突破三十萬,而且還是免稅后能夠實實在在到手的金額。
面對如此條件,不少網友都表示自己甘愿成為一名“佛系青年”。
但事實上中國僧人真的很有錢嗎?
今天的僧人,盡管已經不是舊日里歸隱山林不聞窗外事的樣子,但也絕非是網絡上流傳的隱形富裕形象。
一般來講,僧人的收入由講經誦經、“單金”(即寺廟給僧人發放的生活補貼)兩種來源構成。
在中國,認同信仰佛教的人超過1億。
佛教中有輪回、超度靈魂的說法,佛教徒的喪禮有誦經僧人的需求,在江浙地區還出現了專門從事經懺佛事的僧人,一次法事經懺僧能得到的布施甚至超千元。
這一部分收入和僧人的知名度、社會地位有關系。
一般情況下,德高望重的僧人更有可能得到社會或個人的布施。年輕的僧人不論是在地位或名氣上都難敵老僧。
此外,寺廟在僧人修行期間會給僧人發放生活補貼,即“單金”,就是他們的基本收入。這一部分收入就要根據僧團的財力來定。
那僧團要怎樣才能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呢?
其實自從1982年宗教提出“自辦自養”后,寺廟門票收入成為寺廟維系生存的主要來源。
而如今很多寺廟更是大辦旅游項目,早已超過了自給自足的標準,成為創造旅游業GDP和充實地方財政的重要來源。
譬如北京雍和宮,主要的經濟來源是景區門票收入、信眾捐贈和功德箱善款。
單拿門票收入來說,每張25元。僅僅是在2007年,雍和宮一年的游客數量將近163萬。
而雍和宮每年的在院僧人保持在100人左右。
按照僧人的級別,每月按時發放2000元左右的生活補助用于維持僧人的日常開銷,這些補貼直接發放到僧人手中,由僧人自由支配。
此外,雍和宮的僧人還能享受到額外的開放補貼,這些都是中國許多寺廟僧人所羨慕的。
然而旅游性收入是其中*不穩定的。旅游收益金額容易出現兩極狀況,要么日進斗金,要么少人問津。
所以,在北京雍和宮的僧人每月至少拿到2000元補貼的情況下,還有很多僧人每年領取著660元到780元的低保金。
02
賺錢這項能力
只屬于金字塔頂端的少數僧人
那么,我們在網上看到的僧人月入兩萬,不存在嗎?不是不存在,是很少。
除了以上兩項收入外,寺院的方丈或者高級僧侶還可以通過和**合作發展旅游項目或者參與社會工作獲得收益。
2006年8月,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就因在少林旅游發展的特殊角色,市**贈與他一臺價值100多萬元的越野車,這是布施收入的其中一種。
另外,釋永信還多次參與政務,兼任政職,他也能從這些社會工作中獲得相應的福利和報酬。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僧侶精通畫藝,編譯書籍,通過才華創收。
比如,釋迦中滿法師。
釋迦中滿法師,具足戒比丘,當代僧侶書畫家,中華文化名僧,發愿以藝術弘法,以文化度人。
法師有很高的藝術造詣,其禪書,把梵唄的節奏融于字里行間,使其呈顯出莊重、恬靜、空靈、灑脫的藝術風格,在書法界獨樹一幟。
充分展現禪意、禪理與禪機,為佛法的弘揚注入了濃厚的審美**。
雖然書畫確實能為法師帶來一定的收益,但法師真正看中的卻是書畫中隱藏著的詩與禪的交融,色與空的韻律。
法師遵規守戒,本分為僧,平實淡泊,不染俗塵。
所以,莫問法師有何頭銜,法師拒絕任何頭銜;
莫問法師有何獎項,法師與世無爭拒絕獎勵;
莫問法師是哪級會員,法師不入任何教外團社;
莫問法師書畫價格,法師書畫嚴禁潤格;
莫問法師參展情況,法師活在當下免談過去;
莫問法師有何創作感悟,法師會說:禪本無言,有說為妄!
法師有自己的道場,京南琉璃閣;
法師有自己的殿堂,北京中滿藝術館。
中滿法師根植禪境,修心養性,使其書畫風格超凡脫俗,空靈生動,為世人烹出靜心養眼的禪韻大齋。
法師詩書畫俱佳,讓我們從作品中去體悟詩與禪的交融,色與空的韻律。
如果大家喜歡法師的作品,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公眾號“翰墨千秋藝術”。
敬請期待本周四(8月16日)釋中滿法師的作品上線哦~
屆時,大家進入公眾號,點擊“進入拍賣”,搜索“釋迦中滿法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