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國提供的氣候援助少于其應分攤份額
中國日報網11月10日電 11月6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在埃及開幕。美國《時代》周刊網站9日刊文稱,發展中國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發達國家長期以來所未能兌現的每年1000億美元的氣候援助。英國能源研究機構“碳簡報”(CarbonBrief)7日發布的數據分析報告也揭露出世界上一些最發達經濟體作出的極為有限的努力。
美國《時代》周刊網站文章截圖
2020年,美國只提供了76億美元的氣候援助,但按照其歷史碳排放量份額來計算,美國每年需要提供的氣候資金為399億美元。文章稱,雖然美國總統拜登曾承諾,到2024年,美國投入的氣候援助資金將增加至110億美元。但這樣做需要國會的合作,并且在2022中期選舉之后,這種可能性似乎越來越小。
文章還指出,在“碳簡報”的分析中,美國是23個所涉及的發達國家中貢獻最少的一個,所提供的資金只占應分攤份額的19%。而其他發達國家也比它們應攤份額少了幾百億美元:加拿大提供了37%,澳大利亞提供了38%,英國提供了76%。
早在200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哥本哈根大會上,發達國家就做出承諾,到2020年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氣候資金支持。這一在現如今2022年看起來已經是相當低的目標卻仍未兌現,人們的不滿和憤怒因而越來越強烈。
文章做了一些對比指出,向發展中國家承諾的1000億美元資金大致相當于英國公共衛生服務預算的2/3,或者是美國國防開支的1/11,甚至只不過是元宇宙平臺公司(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過去13個月里損失的個人財富。
文章進一步指出,即便這1000億美元的承諾得到兌現,也只是欠發達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所需資金的一小部分。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2021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到2030年,每年的氣候資金需要增加至5萬億美元,全球才能真正實現排放目標并為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提供應對極端氣候的資源。然而,發達國家幾乎不可能做出如此大的努力。
巴巴多斯總理米婭·莫特利(Mia Mottley)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上發表講話時說:“我們用血、汗和淚水為工業革命提供了資金。現在,我們又要為工業革命產生的溫室氣體付出代價嗎?這從根本上說是不公平的。”
(編譯:高琳琳 編輯:妮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