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國家主席向“雜交水稻援外與世界糧食安全”國際論壇發表書面致辭。強調,當前,全球糧食安全形勢嚴峻復雜,中方愿繼續同世界各國一道,堅持命運與共、和衷共濟,推進全球發展倡議,加強糧食安全和減貧領域合作,為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建設沒有饑餓貧困的世界作出更大貢獻。(11月13日人民日報)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糧食安全是事關人類生存的根本性問題。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全球糧食不安全狀況進一步加劇,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顯示,超過30億人無力負擔健康膳食,23億人處于中度或重度糧食不安全。在這樣的特殊背景之下,論壇的舉辦生動彰顯始終不渝為世界謀大同的大國擔當和命運與共、和衷共濟的天下情懷。
雜交水稻技術是中國開展國際農業合作的一張閃亮名片。長期以來,中國在解決好自己吃飯問題的同時,積極致力于推動國際糧食安全合作,攜手各方提升可持續農業生產能力,積極參與世界糧食安全治理,努力促進世界糧食安全。半個世紀前雜交水稻在中國率先成功研發并大面積推廣,助力中國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決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吃飯問題,自1979年起,雜交水稻遠播五大洲近70國,為各國糧食增產和農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端穩“中國飯碗”的關鍵經驗。助力世界糧食安全,中國格外注重“授人以漁”,雜交稻種植技術在全世界的推廣就是一個鮮活例證。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底,僅在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國就已向40多個國家和地區派出了近1100名農業專家和技術員,占聯合國糧農組織南南合作框架下派出專家總數的60%。中方還通過國際培訓班為8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超過1.4萬名雜交水稻專業技術人才。中國雜交水稻已在亞洲、非洲、美洲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推廣種植,年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
中國雜交稻技術外援,為解決發展中國家糧食短缺問題提供中國方案,只是中國助力維護世界糧食安全、致力增進世界人民福祉的一個縮影。中國菌草技術被列為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重點推進項目向全球推廣,已在100多個國家落地生根,被當地人稱為“太陽草”“幸福草”;中國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行1500多項技術推廣和示范,帶動項目區平均增產40%至70%,超過150萬戶小農戶從中受益;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將糧食安全作為重點合作領域之一,充分展現推動各方共同應對全球糧食安全挑戰的責任擔當。
雜交稻香飄全球,中國溫度暖世界。作為具有重大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堅定倡導全人類共同價值,在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同時,始終不渝致力于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中國溫度溫暖世界,中國情懷感動世界。(蘇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