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陶媛 張詩奇)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已于昨日在北京落幕。說起服貿會上的人氣榜單,一些極具特色的非遺展示和文化活動吸引了眾多參觀者打卡體驗。人們既可以在浙江主賓省活動日上觀賞非遺服飾秀,也可以在琺瑯廠景泰藍非遺文化體驗區學習“點藍”技藝。
除了傳統的非遺項目,“非遺+科技”也成為本屆服貿會“數字化”特色的代表。眾多國內外數字服務企業帶來的最新成果,為“非遺”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插上了科技“翅膀”。比如說,在影譜科技展臺,智能影像和數字孿生技術直觀展示了貴州苗族蠟染工藝。不同于傳統影像的簡單記錄,智能影像生產技術對非遺文創產品進行數字化處理,對包括產品外形、材質、特征、說明、內部形態等在內的多維度信息進行數字化解構,對應用場景進行多維可視化展示,對生產過程進行視覺化和數字化表達,讓貴州苗族蠟染工藝展示突破物理界限,這也為非遺的創新傳承貢獻了當代智慧。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的血脈延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今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非遺代表性項目得到有效保護,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參與感、獲得感、認同感顯著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服務當代、造福人民的作用進一步發揮。而“黑科技”的加持,讓非遺真正走進當代生活,與人民零距離接觸,也讓優秀傳統文化從此“酒香不怕巷子深”。(視頻部分圖片來源于新華網、北京日報)
- 熱點
- 2021-10-28 21:55:41
- 熱點
- 2021-10-28 21:55:12
- 熱點
- 2021-10-28 21:54:10
- 熱點
- 2021-10-28 20:04:39
- 熱點
- 2021-10-28 19:5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