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輪美奐的非遺作品、時尚精美的文創好物、引人入勝的技藝展示……11月5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館迎客,南京云錦研究所、南京工美、金陵金箔、高淳陶瓷4家南京老字號亮相人文交流活動江蘇展臺“金陵風雅”板塊,向中外友人秀絕活、展風采。
人文交流,是進博會的四大平臺功能之一。本屆進博會,江蘇交易團組織省內27家老字號企業參加,沉浸式展現運河商貿文化。其中,“金陵風雅”板塊以書院為場景,布置南京云錦、南京剪紙、金陵金箔、高淳陶瓷工藝品,并帶來金箔切箔貼箔技藝演示,將非遺技藝與文化創意、現代科技碰撞融合,向世界展示六朝古都的文化魅力和消費潮流。
記者連線參會企業看到,書房“C位”是一幅由十余塊云錦妝花面料拼接而成的扇形裝飾主視覺墻,極具視覺沖擊力,兩側配以《一路連科》《清波泛舟》兩幅云錦卷軸作品,精巧的紋樣燦若云霞,分外搶眼。高淳陶瓷、金箔工藝品、南京剪紙、云錦文創等錯落有致地布置在書房中,盡顯“金陵風雅”。
剪紙、陶瓷擺件、描金虎杯、喜鵲登梅黑檀木筆筒、夔龍紋的云錦錫制茶罐,采用明代三品武官補虎紋設計的“虎嗅薔薇”香氛香薰蠟燭……南京老字號帶來的文創作品,為古色古香的“金陵書房”添上了一抹潮文化風情。南京金陵金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外貿公司總經理何浩表示,文創產品體現了南京的“潮”消費,現場幾家老字號的文創產品剛一擺出來,就有許多人購買。“這些物美價廉的文創產品,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有了新的展示形式,消費者熱情很高。”
從熔化黃金、壓成條,再到人工敲打、裁剪,一塊厚厚的黃金變成薄如蟬翼的金箔,需要12道工序,功夫全在手上。書房正前方的書桌前,南京金箔鍛制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郁萍展示切箔、貼箔技藝,引來現場觀眾駐足觀看、拍手叫絕。
何浩介紹,切箔是金箔鍛制技藝的關鍵一項,手藝人出師前要經過嚴格培訓。“比如,口中吹出來的風要成一條線,點燃三根蠟燭放一起,吹滅其中一根,兩邊的燭焰紋絲不動才算過關。有了精準的風口,薄如蟬翼的金箔才能在她們手中服服帖帖。”
“現場還有行業內的企業與我們進行了交流探討,將來可能會進行工藝方面的合作。”何浩告訴記者,在進博會這個世界舞臺上,南京的非遺技藝和產品受到很多觀眾的喜愛,接下來還將開設DIY體驗環節,讓現場觀眾跟著非遺傳承人學習貼箔,親身感受南京非遺魅力。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朱凱 黃琳燕
(編輯 高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