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嘉興11月10日消息(記者 楊柳青 張圣琪)《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和《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藍皮書11月9日在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發布。
(發布會現場 央廣網記者張圣琪 攝)
《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梳理總結世界互聯網發展情況,客觀反映各國互聯網建設新舉措、新進展。
一是信息基礎設施優化升級,衛星互聯網商用部署加快。全球通信網絡基礎設施進入提速升級階段,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持續加大,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應用基礎設施建設進程加快。各國積極布局衛星互聯網發展,加快研究衛星互聯網技術標準,衛星應用技術創新活躍。
二是數字技術發展駛入快車道,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拓寬。全球信息技術產業穩步推進,高性能計算、集成電路、軟件技術等基礎信息技術創新加快,尖端科技成果不斷拓寬人類知識前沿,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技術加快落地應用。
三是數字經濟助力全球經濟復蘇,地區間“數字鴻溝”加大。2021年,全球47個國家的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8.1萬億美元,同比名義增長15.6%,占GDP的比重達到45.0%。同時,數字經濟頭部效應仍然明顯,地區間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和規模差距仍在繼續拉大。
四是數字政府建設水平提升,各國差距明顯。世界各國在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數據開放、在線服務水平、數字政府領導力等方面持續向好,各主要國家和地區電子政務整體架構搭建基本完成,逐步向全流程一體化的政務服務轉變。
五是互聯網媒體多元化發展,社交媒體成輿論主戰場。在數字技術驅動下,全球正面臨政治、經濟、社會全方位轉型,互聯網媒體行業步入新發展時代。主流新聞媒體仍是信任度最高的信息獲取渠道,但“社交媒體邏輯”已深度“內嵌”和“植入”新聞生產和公共信息的擴散與流動中,社交媒體入場成為新聞行業重要“玩家”。
六是網絡安全漏洞頻現,網絡攻防對抗加劇。全球網絡安全威脅升級,高級持續性威脅(APT)、勒索軟件、高危漏洞、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網絡釣魚、網頁仿冒、電子郵件攻擊等網絡威脅與風險仍然突出,云計算安全防護依舊乏力,面向車聯網的網絡攻擊呈增長趨勢。針對關鍵行業和新技術、新場景的網絡安全威脅事件頻發,網絡攻擊參與者的進入門檻更低、攻擊方式更激進。網絡安全防護向零信任安全轉變,零信任架構進入發展關鍵期。全球APT攻擊依舊活躍,關鍵行業領域成為熱點攻擊目標。
七是網絡立法進程加快,數字市場監管日益強化。數字經濟權重提升對市場監管提出新要求,數據安全問題備受矚目,各國積極通過建立健全政策與法律法規,強化數字化時代新興立法,營造更好的技術創新氛圍,圍繞數字經濟與市場立法加強法律制度供給。
八是網絡空間國際競爭加劇。國際社會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日益凸顯,主要國家和地區圍繞跨境數據治理、人工智能治理、數字貨幣、數字市場監管、網絡安全等議題開展競爭合作。
《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2》對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的互聯網發展情況進行了客觀、準確評估,今年排名前十的國家分別為美國、中國、德國、瑞典、荷蘭、韓國、英國、加拿大、芬蘭、丹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