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藍科與普華永道共同策劃的【日企財務沙龍】在位于上海湖濱路的普華永道創新中心順利舉辦。
"CFO在未來應該被稱作首席未來官
(Chief Future Officer)"
沙龍邀請了近20家來自在華日企的財務高管,以"財務數字化"為議題展開討論。

/圖片信息:普華永道風險及控制服務副總監 孫燕/
作為沙龍的東道主,普華永道風險及控制服務副總監孫燕女士首先開場,對客戶的熱情參與表示感謝。隨后開門見山,由"當今日企財務職能發展與數字化轉型現狀與展望"為起點,開啟今日話題。
孫燕女士說道:"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市場中,企業的管理者和財務的領導者不僅需要把握現在,還需要展望未來,預測未來。現代的CFO需要幫助他們的組織提高效率,優化利潤,同時保持合法合規。未來的財務專業人員也將是具有遠見卓識的人。他們需要大膽的構想,扎實的專業技能以及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預測未來的能力,CFO在未來應該被稱作首席未來官(Chief Future Officer)"。并以案例的形式梳理了日企在建立財務數字化管理中的必經之路以及未來趨勢。
提到智能財務運用的的必要性,孫總提出了EPM(Enterprise Performance Management)作為集團財務管理者的強有力工具,會大大提高財務核算、報表出具的效率和準確性,讓財務人員釋放足夠精力到更有價值的財務分析當中去,為業務決策提供有效支持,強化"財務BP"的職能。并介紹了藍科(LucaNet)是在財會行業中有口皆碑的EPM解決方案廠商,在管理會計領域有近30年行業背景,以及專業成熟的智能財務實踐經驗。
"純手工出具財務報表不僅效率低下,還隱藏著許多連帶問題,針對這些藍科呈現了靈活并全面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隨后,藍科項目實施總監王玉女士以"在華日企財務的一天"為主題做分享。提出很多企業都有"財務報表"、"財務分析"、"集團報表上報"仍需"依賴手工編制出具"的痛點。手工報表容易出錯;大量的重復性工作耗時長;人工數據質量無法校驗;賬表壁壘無法了解報表底層的憑證明細;報表分散在線下形成數據孤島;繁重的溝通和交流問題。
針對上述及更多財務日常報表出具中的問題,藍科同樣以案例為支點,結合系統演示為大家展現一體化解決方案。

/圖片信息:藍科項目實施總監 王玉/
從異構數據整合開始,藍科可以從市面上幾乎所有核算系統中抽取到賬級數據進行整合;在單體報表出具中可以實現自動的外幣轉換、重分類調整、審計調整、準則調整等;智能合并報表,抵消全過程透明可見、可追溯可調整;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不僅能夠支持同比、環比、預實對比、三年對比和多組織架構對比分析等,還可根據用戶自定義指標體系進行分析;支持集團一健自動上報,無論是法定報表亦或是對內管理報表都可以根據實際需求 自定義生成。
最后,藍科介紹道:與傳統的龐大笨重又依賴于開發的財務軟件不同,藍科的特點在于產品化、標準化,模塊化,是"Finance for finance" 的產物;"拖拉拽式"的操作界面,所見即所得,完全為非IT用戶設計,不需要任何的數據庫知識,也不需要代碼開發能力,不依賴技術人員就可輕松操作。特別是今年推出的輕量版系統LucaNet Lite,在沿襲了LucaNet系統大而全、靈活易用特點的基礎上,以更輕的產品架構、極短時間的培訓式交付(2至10周)以及訂閱的支付模式更大程度上為企業做到降本增效。產品一經發布就受到許多企業的青睞。
沙龍的最后環節,在普華永道孫總的建議下,每一位參與沙龍的客戶都介紹了一下自己的公司,以及在智能財務實踐當中大家遇到的不同問題,交換經驗。來自不同行業的財務同行可以各抒己見,交流互動,也讓本次沙龍變得更有意義。

/圖片信息:沙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