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午,聽完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國好人”、黃山迎客松第19任“守松人”胡曉春立刻回到工作崗位。他手持放大鏡一點一點觀察樹皮,再爬上腳手架查看枝丫、冠頂,甚至連松針也不放過,隨后寫下監測記錄。
??“迎客松是安徽乃至中國的名片,我的工作看似枯燥,但能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出一份力,我打心底里感到自豪。”胡曉春激動地說。
??今年8月13日,另一位“中國好人”、黃山風景區放繩工李培生和胡曉春一起,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作為‘中國好人’光榮隊伍的一員,我將扎根黃山、守護黃山,繼續做好當班的事、平凡的事,帶動更多人敬業奉獻、向上向善。”李培生告訴記者。
??在安徽省和縣烏江鎮卜陳村,“中國好人”、95歲的鄉村教師葉連平將黨的二十大報告摘要工整地抄寫在村里的宣傳欄上。當被問起前不久他又捐出5萬元積蓄的事,他笑著擺了擺手說:“跟黨和國家在咱們身上的投入相比,微不足道。”
??“中國好人”、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曬紙工毛勝利是黨的二十大代表。從業35年來,他每天要在10多平方米、常年40攝氏度以上高溫的曬紙車間步行近10公里,產品對路率95%以上。“我將繼續踏實做好本職工作,曬好每一張紙,為宣紙文化傳播、中國文化事業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毛勝利說。
??在安徽,一個個“中國好人”,用凡人善舉詮釋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聚起一股股暖流,匯成向上向善的“中國力量”。
??(本報記者 丁一鳴 馬榮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