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影院视频,99视频在线精品,日韩欧美亚洲国产高清在线,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免費發布行業信息
企業電子商務平臺
 
 
發布信息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綜合資訊 » 常州金壇:守牢糧食安全“國之大者”,織就希望的田野“錦繡畫卷”
 

常州金壇:守牢糧食安全“國之大者”,織就希望的田野“錦繡畫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更新:2022-10-25  瀏覽:59105   來源:游客  轉載:免費信息網
摘要:[db:簡介內容]
 

一年最是丹桂香。十月的農村,看稻海、聞稻香、品稻甜,這秋收的金黃讓人心安。黃綠相間的田野里稻浪翻滾,又是一個豐收的年景。

站在田埂上,常州市金壇區指前鎮農業技術服務站張銘表示,2022年指前鎮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給予每畝170元的補助加上水稻生態補償金,建設了3.9萬畝的水稻高質量栽培示范基地。服務站從機械化整地、農機化收割、規范化栽培、均衡性施肥、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秸稈綜合利用等多方面給予農戶幫扶,全面提高老百姓種糧的積極性尤其是種植水稻的積極性。



江蘇常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公室位于指前鎮科創園

稻米+技術,這里的稻米品質有保證

指前鎮是全國農業產業強鎮,作為常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水稻片區核心區,在長蕩湖科創園集聚科教資源,通過與南農大等省內外涉農高校和科技企業開展深入合作,組建產業研究院等農業科技創新及轉化服務中心,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水平。在指前鎮建春村,正重點打造550畝的江蘇領先、全國一流的水稻科技綜合示范基地,為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的示范、展示等提供高標準平臺,開辟新品種示范區、百畝高產示范區、商品化育秧示范區等7大功能區。前年,基地入選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這在常州還是第一家。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聚焦農業農村領域補短板重點工程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必要條件。2008年,全省萬頃良田試點建設項目在指前鎮啟動,兩期項目通過實施泥石流溝治理、退耕還林、生態林建設及高標準農田建設共整治出2萬畝連片高標準農田,村里從此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現在建春村的金壇稻麥科技示范中心開建的5G基站,服務于“無人機噴灑、秧盤運送”等農業生產的主要環節,在精準種植、智慧養殖、智能農機領域共同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初步形成智能農業平臺下綠色種植、養殖新模式。



指前鎮建春村江南稻麥示范中心

稻米+養殖,這里的稻米身價有新高

在東浦村的稻漁公園里,稻米還有了新伙伴。在和煦秋陽的照耀下,微風拂過,稻香蟹美,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前來打卡游玩。“今年我們一共在350畝稻田里投放了1300斤蟹苗,現在也要豐收了。”東浦村經濟合作社社長莫愛民介紹說,“由于靠近長蕩湖水源,稻田受高溫天氣影響不大,螃蟹也在稻米的遮陰下,今年長勢比往年要強,不論個兒頭還是口感、肥度都比較不錯,在市場上特別搶手。”不僅僅是千畝稻田,眼下,指前鎮農戶們養殖的稻田蟹都已經批量上市,將給市民的節日餐桌增添一道美味佳肴。

將鄉村美麗建設與農業生態發展結合,讓農戶們享受到種植的甜頭、收獲的滿足,也讓在外游子能回到田間地頭,感受自然鄉村魅力。“在稻田內養麻鴨的種養結合循環模式,今年就讓我們嘗到了‘甜頭’。”說起稻鴨共作,指前標米協會會長單愛娟算起了“經濟賬”:她的5500畝稻田,以鴨子采食雜草代替除草劑,以鴨糞作為有機肥代替人工施肥,在鴨子的不間斷活動中促進根系強壯刺激水稻生長,這樣既為水稻治蟲增肥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稻米的質量和售價,稻鴨因為肉質鮮美在市場上也供不應求,經濟收入可觀著呢!



種好“金大米”,打好“金算盤”

稻米+項目,這里的稻米不愁銷

“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是江蘇省委、省政府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大部署。指前鎮在全區率先邁開村企聯建步伐,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奮勇爭先。三年來,全鎮在標米協會的帶動下開展訂單農業2.8萬余畝,助農增收15%以上,走出了“村+企業+基地+農戶”的創新發展模式。今年因為協會組織,全鎮80%以上的稻米,已經通過“訂單式”銷售被搶購一空,讓種糧大戶吃上了定心丸,只待十月下旬的收獲了。協會通過嚴格用藥范圍、化肥農藥統一發放、詳細進行農事記錄等,讓水稻品種、口感、品質都得到有力保障,取得較好的市場反響。當前協會通過省內外企業聯建項目,帶動陜西省、海南省的各地農民發展優質水稻“五位一體”訂單農業,將“一年兩熟”的本地粳米種植優勢轉化為“兩熟兩優”的品質優勢。

“村企聯建,不僅農戶企業受益,還盤活了村集體資產。”建春村書記潘一炳說,村里投資600多萬元組建的建春農機合作社,由于沒有項目,大米加工生產設備一直閑置著。在協會組織下由茅山制粉整體接手正常運行后,村里每年都有十余萬元的租金收入。公司還拿出盈利部分的一定份額為村里做公益實事。這幾年,村集體收入每年都超過300萬元。村民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口袋鼓起來了,臉上笑起來了,鄉村振興的新“山歌”唱得越發響亮。

打造“一粒米”的全產業鏈,推進一產“接二連三”。指前鎮分梯次促進農業融合發展。在龍頭企業江南春米業帶領下,全鎮60余家農業企業和家庭農場正在抱團發力,將通過村企聯建項目建設百萬噸智慧糧倉。建成后糧倉將配齊倉儲、通風、降溫、降濕等設施,傳感器實時監測糧堆內部的溫度、濕度、害蟲、氧氣、糧食水分等多個參數指標,全備有去殼、碾磨、拋光、色選、包裝等稻米深加工機械,從而確保糧食資源綜合利用,也為下步稻米深加工產業鋪路,奮力實現優質稻米產出鏈從賣產品、賣服務到賣品牌的轉變。



村企聯建做強標米產業

在希望的田野上,稻米正織就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錦繡畫卷。指前鎮在堅決扛起糧食安全重任之路上,全力做強“一粒米”產業鏈,讓稻米助力農村發展繁榮,農民增產增收,農業興旺發達。(張旭 朱浩)


 
     復制鏈接:http://www.suojiangwan.com/zixun/show-3910.html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聯系方式
 
該企業的資訊
 
最新資訊信息
 
常州金壇:守牢糧食安全“國之大者”,織就希望的田野“錦繡畫卷”手機版:http://m.wawangluo.com/21-0-39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