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300601.SZ)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65億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
康泰生物主要從事人用疫苗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涵蓋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目前已上市產品10種,包括國內獨家四聯疫苗、全球首創60微克乙肝疫苗、雙載體13價肺炎疫苗;在研品種30多項,包括上市在即的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國內首個獲批臨床的五聯疫苗等,創新研發布局在行業內優勢顯著。
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創歷史同期新高
根據康泰生物發布的三季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25.65億元,同比增長7.90%,創下歷史同期新高;毛利率87.02%,較去年同期提升2.38個百分點。
然而,從利潤層面來看,康泰生物凈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公司表示,主要系新冠滅活疫苗相關資產計提減值及Ⅲ期臨床支出費用化所致。
根據國家衛健委公開披露的數據,2022三季度國內新冠疫苗累計接種約3400萬劑量,上年同期約9.67億劑。除去新冠疫苗影響來看,報告期內公司常規疫苗(不含新冠疫苗)實現銷售收入23.83億元,同比增長89.75%。其中,主要產品四聯苗、乙肝疫苗銷售收入均實現較大增長,新產品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逐步放量,目前已在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完成準入。第三季度單季常規疫苗(不含新冠疫苗)實現銷售收入7.3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1.42%。
報告期內,康泰生物研發費用為5.81億元,與去年同期2.22億元相比,同比增長161.34%,主要系本報告期研發投入增加所致。從歷史數據來看,康泰生物研發投入呈顯著增長態勢,以2022年上半年可比數據來看,在A股上市疫苗企業中同樣位于前列。
產品研發與國際化進展顯著
今年以來,康泰生物在新型疫苗研發上持續投入,取得多項進展。如7月開展帶狀皰疹疫苗新型佐劑研究;8月推進新冠BA.5變異株疫苗研發;9月水痘疫苗申請生產注冊獲受理;10月麻腮風疫苗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此外,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已申請藥品注冊批件,并完成注冊現場核查及GMP符合性檢查,目前補充資料已提交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
根據公開信息整理,康泰生物的在研項目有30余項,基本涵蓋世界主流疫苗品種,其中進入注冊程序的項目有15項。
值得一提的是,康泰生物在多聯疫苗領域優勢尤為顯著,除已上市的國內首創四聯疫苗以外,國內首個五聯疫苗于2020年獲批臨床,目前具備研發六聯苗基礎條件。麻腮風疫苗、水痘疫苗研發順利推進,為麻腮風水痘四聯苗未來在國內外注冊奠定良好基礎。
此外,今年以來,康泰生物國際化發展戰略穩步推進,3月,公司與菲律賓合作商簽署23價肺炎疫苗合作協議; 5月,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生產基地獲得由歐盟質量受權人簽發的符合性聲明;7月,深圳光明區疫苗生產基地獲得菲律賓GMP符合性聲明。8月以來,康泰生物先后與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簽訂13價肺炎疫苗合作協議,疫苗"出海"步伐持續加速。
有分析人士表示,疫苗行業具備高投入、周期長的特點,且隨著市場參與者的不斷增加,國內疫苗行業"內卷"形勢也在加劇,海外市場或成為疫苗企業實現"彎道超車"的主攻方向。從銷售規模,在研管線儲備,研發投入及國際化戰略推進等多方面來看,康泰生物競爭優勢較為顯著,后續有望在國內外市場打開更大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