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型智慧城市評價指標》(GB/T 33356-2022)(以下簡稱《評價指標》)經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批準發布,將于2023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國家信息中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浪潮集團旗下浪潮新基建等單位共同參與編制。
標準化為智慧城市建設鋪平賽道
近年來,城市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智慧城市建設不斷加速,全國超500座以上城市提出或正在建設智慧城市。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數據孤島、數據冗余、業務協同難等痛點問題也日漸顯露,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理論基礎、技術支撐和總體指導,顯得尤為重要。
2016年,《新型智慧城市評價指標》(GB/T 33356-2016)給出了適用于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地級及以上城市評價工作的一系列指標,其中的指標不唯"技術先進、投資規模、工程建設"論績效,更多的體現新型智慧城市服務的成效能力,注重市民體驗的獲得感、滿意度和幸福感,有效指導了智慧城市健康發展。但隨著新型智慧城市相關理念、技術和應用不斷發展和演進,其評價指標也需要進行動態更新,以形成更符合當前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需求的評價指標體系,更加精準地為各地提供參考。
《評價指標》:以評促建,讓智慧城市可復制、可推廣
《評價指標》是對2016年已發布《新型智慧城市評價指標》(GB/T 33356-2016)的首次修訂,規定了面向地級及以上城市的新型智慧城市評價指標體系、指標說明和指標權重,共包含9項一級指標、29項二級指標、62項二級指標分項。另外,此次標準修訂首次在附錄A中針對縣及縣級市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給出了評價指標,引導縣域智慧城市規范、合理建設。
《評價指標》的發布與實施,將更好地支撐開展新型智慧城市評價工作。同時,以評價工作為抓手,促進智慧城市建設經驗的共享和推廣,及時發現不同地區、不同層級、不同規模智慧城市建設的優秀案例、實踐經驗和共性問題,總結提煉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最佳實踐,使智慧城市的最佳實踐得以固化,為其他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指導。
浪潮新基建:標準引領,推動智慧城市創新發展
浪潮新基建深耕智慧城市多年,推動浪潮智慧城市在重慶、濟南、攀枝花、鄭東新區、莒南等全國不同層級、不同產業特色的40多個城市落地。在標準研制的過程中,浪潮新基建積極參與《評價指標》各項指標修訂與研討,基于能力經驗與賦能實踐,在新型智慧城市尤其是縣域新型智慧城市的惠民服務、精準治理、生態宜居等多維度指標中,融入浪潮思路,與各單位深入探討關鍵問題,從頂層規劃上為智慧城市產業科學發展提供指南。
浪潮新基建一直高度重視參與行業標準的編制與建設工作,除了《評價指標》,今年以來,浪潮新基建深度參編的《城市大腦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慧城市標準化白皮書(2022版)》均已發布,主導及參與的多項在研國家標準,包括《智慧城市 智慧停車 第1部分:總體要求》、《智慧城市 智慧停車 第2部分:數據要求》、《智慧城市 成熟度模型》、《智慧城市 城市運行指標體系 總體框架》、《智慧城市 城市智能服務體系構建指南》取得階段性重要進展。
產業發展,標準引領。未來,浪潮新基建將持續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推進智慧城市領域標準建設,推動標準應用與實施,以"標準"引領智慧城市建設提質增效,全面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