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市做強創新鏈賦能鋰電產業發展(遂寧綠色經濟強市)
制定行業標準。由天齊鋰業代表中國提議的國際標準提案《Lithium vocabulary》獲得ISO/TC333國際標準化組織鋰標準技術委員會18個成員國投票通過,正式立項,促進鋰產品的國際貿易往來和國際間鋰產業鏈的技術交流。遂寧市聯合賽迪研究院發布中國鋰電產業發展指數(遂寧指數),并正式上線中國鋰電產業大數據平臺。
引育創新人才。聚焦鋰電企業用工需求,推動“政府+職業院校”共建鋰電科技學院,打造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軍,預計未來3~5年培養鋰電人才5000余名。與重慶大學、四川大學等15家高校開展合作,設立研究院3家、院士工作站1個,匯聚鋰電領域高端人才140余名。
攻克關鍵技術。系統梳理鋰電產業技術瓶頸清單,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和“揭榜掛帥”,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重慶大學鋰電及新材料研究院開展固態電池、鋰硫電池、先進鋰負極、三元正極材料等鋰電新材料領域專業化產業化研究,成功申請發明專利4項、正在申請10項。西南油氣田公司龍王廟組氣藏氣田水在實驗室制得100克氫氧化鋰和萃取出400克碳酸鋰粉末,標志著國內油氣田行業首次從氣田水提取鋰元素。
來源:四川省科技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