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影院视频,99视频在线精品,日韩欧美亚洲国产高清在线,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免費發布行業信息
企業電子商務平臺
 
 
發布信息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綜合資訊 » 山西陶寺遺址:尋找最初的“中國”()
 

山西陶寺遺址:尋找最初的“中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更新:2022-11-04  瀏覽:59208   來源:游客  轉載:免費信息網
摘要:您的瀏覽器暫不支持播放該視頻,請升級至最新版瀏覽器。陶寺遺址位于山西省南部的襄汾縣陶寺鄉,地處汾河岸邊、臨汾盆地。從1978年首次發掘至今,陶寺遺址陸續發掘出城
 

山西陶寺遺址:尋找最初的“中國”()


陶寺遺址位于山西省南部的襄汾縣陶寺鄉,地處汾河岸邊、臨汾盆地。從1978年首次發掘至今,陶寺遺址陸續發掘出城墻、宮殿區、大型宗教禮制建筑、王陵區、管理手工業作坊區、政府掌控的大型倉儲區和普通居民區。考古實證表明,4000多年前,這里是一處政治、經濟、軍事和宗教中心。



陶寺遺址被稱為最初的“中國”,有哪些重大發現和重要文物實證了這一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陶寺考古隊領隊高江濤帶您一一解密。





考古發現,這里有一處面積約280萬平方米的城址,距今4300年至3900年。





在陶寺遺址宮城的城墻上,考古人員發現了一種“闕樓”式建筑。“闕樓”從宮城南東門的南城墻上延伸出來,共有兩處,它有防御功能,也有禮儀作用。





陶寺遺址宮城南東門址

當時的社會生產和生活是怎樣的場景?當時人們生活的器具有哪些呢?鬲、扁壺等文物為我們逐漸還原當時的生活場景。“鬲”就是煮飯的鍋,“扁壺”用來打水。





扁壺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專家和天文學家初步得出的結論,陶寺觀象臺形成于約4100年前,是目前考古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觀象臺。



陶寺遺址“觀象臺”



在陶寺遺址,考古人員還發現了比甲骨文早近800年的成熟的文字,在一個扁壺上發現了用朱砂書寫的文字,被稱為“朱書文字”。



陶寺王墓、宮城等所體現的“王權”社會,各類禮樂器所反映的“禮制”文明,以及最早出現的“銅器群”,均與夏商周三代文明以及逐漸形成的華夏文明有明顯傳承關系,是華夏文明眾多根脈中的“主”根。

“一系列考古證據鏈表明,陶寺遺址可以被認為是最初的‘中國’,它提供了一個以政治為中心的國家都城遺址的范例。”高江濤說。



出品人:孫志平 趙東輝

監制:張平鋒

制片人:李杰 柴海亮

統籌:王健 張旭東

主持人:危穎

記者:趙陽 姜含章

編輯:危穎

包裝:夏勇 郝一林

海報:楊震男

書法:胡石

攝制:王江環

新華社音視頻部

新華社山西分社

聯合制作


 
     復制鏈接:http://www.suojiangwan.com/zixun/show-5664.html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聯系方式
 
該企業的資訊
 
最新資訊信息
 
山西陶寺遺址:尋找最初的“中國”()手機版:http://m.wawangluo.com/21-0-56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