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影院视频,99视频在线精品,日韩欧美亚洲国产高清在线,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免費發布行業信息
企業電子商務平臺
 
 
發布信息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綜合資訊 » 焦點訪談丨低碳節能 助力高質量發(焦點訪談1)
 

焦點訪談丨低碳節能 助力高質量發(焦點訪談1)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更新:2022-11-04  瀏覽:59193   來源:游客  轉載:免費信息網
摘要:節約資源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維護國家資源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
 

焦點訪談丨低碳節能 助力高質量發(焦點訪談1)


節約資源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維護國家資源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近幾年,我國在降低能源、水、土地利用強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等各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其中,對于能源的節約是重中之重。

晚上10點半,成都公交集團的袁師傅走出家門,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和大多數公交司機不同,從今年8月開始,袁師傅的工作時間都是在夜里。



成都公交集團夜間充電專班充電員 袁源:我原來也是跑正規的公交線路,就像你們白天看見的公交司機一樣。今年8月我們集團成立了夜間充電專班,我的工作崗位就做了調整。



今年8月份以前,成都公交集團并沒有采取這種夜間充電的措施,公交車何時充電主要是根據各自行駛情況來自行安排。



今年夏天,持續的高溫天氣,讓四川遭遇罕見的用電緊張。為了節約用電高峰時段的電力,成都公交集團從系統內抽調了126名公交車駕駛員,成立了夜間充電“專班”,負責全公司2000多臺公交車夜間的充電。



成都公交集團客運管理部部長 劉芳:調整至24點到7點,就是除了這個時間可以充電,其他時間是嚴禁長續航車輛充電的,同時也將末班短續航車輛的充電時間調整至夜間,這樣就減少了白天充電需求。8月我們每日轉移白天及用電高峰充電量約20萬度,基本上占到了全市公交行業的80%。



20萬度的用電需求沒變,但是充電時間從白天轉移到了晚上,這樣的改變會帶給電力的供應怎樣的變化呢?



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城西供電中心營銷部主任 劉秋雨:把20萬度電從白天轉移到晚上,如果按照一戶居民白天使用30度電來算的話,總共可以為6000多戶居民提供正常用電的保障,而且是在夏季高峰期間,給電網緩解非常大的壓力。



四川是水力發電大省,在電力緊張的情況下,夜間充電可以緩解全市白天的用電壓力;而如果到了豐水期,夜間發電量用不完的情況下,夜間集中充電更能合理節約能源。



所以即便到了9月,四川多地的用電困難得到緩解,這項緊急措施在成都公交并沒有停止,而是在優化后,依靠專業團隊的運行保障一直延續了下去。

成都公交集團客運管理部部長 劉芳:結合國家雙碳戰略,加大純電動公交車的投用,會帶來充電需求的增加,這樣的情況下夜間充電也勢在必行。我們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也發現,夜間充電起到了節能的目的,基于此我們就將它形成常態化機制。



通過對自身管理制度的調整,做好對能源的科學配置和高效利用,來實現節約能源的目標。在成都公交集團的帶動下,全市及周邊公交行業也紛紛行動,采取錯峰充電,用實際行動做好節能節電。



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北京能源學會會長 張信榮:未來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大量高耗能行業的電氣化將成為發展趨勢,那么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全社會用電量的激增。如何通過更高效的能源管理方式來保證用電的需求,是一項非常重要而且需要周密謀劃的議題。



除了通過自身管理制度來實現節約能源,科技創新也可以為節能降碳提供支撐作用。河南蘭考縣的種糧大戶馮國軍今年種了500多畝玉米。以前每到秋收,秸稈怎么處理對他來說都是個難題。



蘭考縣是典型的農業縣,耕地面積102萬畝,每年的秸稈產生量約70萬噸。如何消化、利用好這些秸稈,讓它不再成為農民的負擔,當地想了不少辦法。



2021年,蘭考引進了河南省內第一家生物制氣公司,可以把秸稈制成天然氣。這天馮國軍的玉米還在收割,那邊天然氣公司的工作人員就來收購秸稈了。



按照廠家的收割要求,馮國軍的秸稈收滿一車,就被工作人員拉到了天然氣廠。在這里,這些秸稈要和禽畜糞便、生活垃圾等充分攪拌,然后經過20到30天的厭氧發酵,將沼液沼渣用作肥料還田,沼氣則進一步提純成天然氣。這些天然氣通過市政燃氣管網進入千家萬戶,僅一期工程就能年產生物天然氣1000萬方,消耗2.5萬畝秸稈。



中電建蘭考生物質制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陳秋宇:提純之后的天然氣甲烷含量達到98%以上,熱值超過國家一類天然氣的標準,我們廠目前生產的天然氣能夠滿足蘭考縣十余個鄉鎮農戶的用氣。



一噸秸稈收購價200元左右,馮國軍今年能賣秸稈500噸左右,僅此一項他就多了10萬多元的收入。這下秸稈一下子從“萬人嫌”變成了“萬人迷”。



在蘭考,秸稈除了用來制成天然氣,還可以用作燃料來發電。這家發電廠可以通過燃燒秸稈把水燒成高溫高壓蒸汽,然后通過汽輪機高速旋轉帶動發電機進行發電。



河南蘭考瑞華環保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顧凱:生物質收儲發電和供暖供蒸汽,年發電量2億千瓦時,年收儲農林廢棄物近30萬噸,其中農業廢棄物小麥秸稈、玉米秸稈、花生殼、花生秧等年收儲量近3萬噸。



以前,蘭考的供電有很大一部分依賴于外來采購,很多村子都不通天然氣,開發生物質能利用之后,不但幫助農民處理了生產中的廢棄物,還把這些廢棄物轉換成了電和天然氣,給農民的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如今,蘭考的農村電壓合格率達到了99.9%,全縣天然氣管網也達到584公里,覆蓋了縣域全部行政村。



河南蘭考縣委副書記、三義寨鄉黨委書記 陳宣陶:我們圍繞農業的高質量發展,把推進秸稈綜合利用與環境保護、美麗鄉村、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深度融合,探索建立了政府、企業、農民三方共贏的利益鏈接機制。



在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嘗到了甜頭,蘭考還因地制宜推進風能、太陽能等農村清潔能源產業,把能源“從遠方來”改變成“身邊取”,實現了從自產到自銷。如今,能源產業已經成為蘭考縣的重要基礎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



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北京能源學會會長 張信榮:這是以科技助力來實現能源變革,為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新農村建設的范例,我們國家已經明確了要在能源結構調整當中,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的來源廣、成本低,碳排放量也比較低,而且可以把農業廢棄物加以高效利用,變廢為寶,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



要在全社會形成節約能源的氛圍,除了以調整管理來優化能源配置、以科技創新做支撐之外,還要增強全民節約意識,推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最近幾個月,對于習慣于公交出行的湖州市民陳汝美來說,她的付款方式發生了一個變化。



浙江湖州市南潯區居民 陳汝美:我們原先是通過掃碼付錢乘車的,現在可以通過綠色文明碼付錢,付完錢我們還可以獲得5個積分。



這個變化來自浙江湖州市在今年八月推出的“綠色文明生活”手機應用,只要老百姓參與到類似公交出行、光盤行動這種綠色節能行動中來,都能通過掃碼打卡的方式獲得積分,而這些積分可以兌換成免費乘車碼,也能兌換成環保的商品、消費抵扣券等。

浙江湖州市委宣傳部文明建設處處長 梁勇:我們涉及了綠色公交、綠色出租、共享單車、步行,大概有20多項功能,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一些綠色文明習慣養成方面的功能開發,我們最初也是想跟老百姓關聯度要很大,才能有更好的推廣效果和使用價值。

湖州市希望通過“綠色文明生活”數字化應用的開發,用積分兌換來激勵市民參與應用,跟著應用打卡綠色低碳生活,進而養成良好的綠色節能的生活習慣。



“綠色文明生活”數字化應用的推出,是基于湖州市2021年在全國率先發布的“綠色低碳生活指數報告”,每一個指標都反映了湖州綠色節能發展的一個具體方面,而湖州市也可以通過“指數”上的數據,加快推進綠色節能的發展。



比如在綠色出行方面,到今年上半年湖州市已建設步行綠道里程達到上千公里,并積極推進鄉村新能源充電樁的建設。湖州公交集團根據市民公交出行的數據情況,及時調整和優化了相關線路,讓市民可以在節約能源的同時,有更加便利的出行體驗。



浙江湖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 沈春曉:我們探索綠色低碳生活指數,目的主要是構建以指數評價為牽引,從生活小節入手,大力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激發全民參與熱情,構建協同治理體系,促進更高水平的社會和諧。



2021年,綜合官方數據和問卷調查結果,湖州市發布的綠色低碳生活指數為86.8,而今年這個分數達到了90.3,相較去年提高了3.5分。這背后正是湖州市利用指數的數字化賦能,帶來的變化。



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北京能源學會會長 張信榮:無論是大力推行電動公交車的運營,還是推動新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和綠色數字經濟的發展,這些都以實踐證明了綠色低碳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可以同時兼顧,但是再好的技術和管理手段最終都需要落實到每一個人的意識和行動中去,需要全社會都養成推崇勤儉節約反對浪費的習慣。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從節約能源的角度來看,不但要加強科學高效的管理,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作用,同時還要進一步增強全民節約意識,推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助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制片人丨劉雪松 李作詩

編輯丨王萌 楊少鵬 陳凱

攝像丨呂少波 陳鑑開

責編丨溫娜 馬汝濤

剪輯丨邢永躍


 
     復制鏈接:http://www.suojiangwan.com/zixun/show-5795.html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聯系方式
 
該企業的資訊
 
最新資訊信息
 
焦點訪談丨低碳節能 助力高質量發(焦點訪談1)手機版:http://m.wawangluo.com/21-0-57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