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隨著恢弘大氣、唯美動聽的民族管弦樂《大江南》在“云端”亮相,2022紫金文化藝術節拉開帷幕,數百萬網友在線感受詩情畫意的美好江南圖景。紫金文化藝術節已連續舉辦5年,每年都推出近百場活動。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誰不憶江南?”云端屏前,民樂飛揚。一段段或激情澎湃、或抒情柔美的中式旋律,融合昆曲、評彈等多種江蘇戲曲元素撲面而來。仁山智水的神采、煙雨田園的氣韻、水色鄉梓的柔情、盛世錦繡的歡歌……交匯成一曲新時代向未來的“蘇韻”華章。
過節,在秋天。紫金文化藝術節是江蘇省層次最高、規模最大的藝術盛會,自2018年起,每年舉辦一次。它是江蘇文藝實力和形象的展示平臺、優秀文藝成果的交流平臺、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共享平臺,用網友的話說,它是不折不扣的“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對于“文藝蘇軍”來說,這是年度性的“績效考核”:每年的藝術節都有“新創舞臺藝術劇目”和“新創大型音樂作品”等單元,為優秀青年藝術家辟出一片雙向奔赴的新天。對于江蘇觀眾來說,這是隨身攜帶的“藝術盛宴”:因為疫情,今年的開幕式改為在“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等全球直播。同時,各大平臺設立藝術節專區專欄,遴選精品劇目、展覽進行線上展播。想聽就聽、想看就看,精品薈萃、異彩紛呈的藝術節,扮靚了這個“文藝的秋天”。
江蘇,很文藝。2022紫金文化藝術節,至少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品類全。比如除舞臺藝術演出外,今年的“新時代頌”美術攝影主題聯展,充分展現新時代十年中國之進、江蘇之美。戲劇、電影、音樂、舞蹈、書法、美術、攝影、群文活動等多類別近百場活動,打造成一年一度屬于江蘇兒女的文化盛宴。二是善創新。繼去年推出小劇場展演,今年又創新舉辦2022江蘇脫口秀大會,以“我們的美好時代”為主題,遴選50部左右優秀作品演出。三是年輕態。順應智能時代、聚焦青年群體,讓更多年輕觀眾從文藝作品中感受新時代新征程下江蘇的發展之美和蓬勃之力。年輕演員們更是帶著作品走進了商場、高校的公益小劇場,讓藝術節洋溢著濃濃的時代“煙火氣”和近場的“人情味”。
文以載道,文以化人。回首“非凡十年”,江蘇持續推動文化強省建設實現新躍升,文化創新創造成為新優勢,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得到新提升。無論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1+1+6+11”規劃體系,抑或是實施江蘇文脈整理研究與傳播工程,又或者是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從十年前的2330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5800億元左右……點點滴滴,樁樁件件,春風化雨的文化“軟實力”業已成為江蘇的“強實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于此觀之,紫金文化藝術節既是藝術精品的舞臺,更是文化惠民的橋梁。
時代澎湃,文藝長青。與秋天共赴一場“蘇韻”悠揚的文化之約——在2022紫金文化藝術節、在這個永不落幕的“云端藝術節”,讓我們共享文藝繁榮發展的累累碩果,煥發精氣神、奮進新時代。(鄧海建)
(編輯 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