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底座”之一,儼然成為全球戰略競爭的新焦點。隨著“東數西算”工程的全面啟動,中國正式邁入算力網絡大規模建設的新紀元。
2022年2月,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與“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等工程相似,“東數西算”工程是一個國家級算力資源跨域調配戰略工程,但在落實方面還需要解決數據安全風險問題。
數據安全能力是“東數西算”工程的重要基礎保障。一方面,來自金融、政務、醫療等各行各業龐大的數據,包含?量個?隱私數據、敏感數據、機密數據,?旦遭受攻擊或泄漏將造成難以估計的后果;另一方面,企業在應用中采集了?量用戶信息,傳輸到數據中?進行集中式存儲,數據在流轉的過程中容易丟失數據的權屬信息,數據的權、責、利問題難以厘清,且數據使用難以追溯,容易導致個?數據的濫用、誤用。
針對上述問題,趣鏈科技數據網格實驗室負責人汪小益認為,“在‘東數西算’工程龐大復雜的場景下,確保基礎設施和數據安全的隱私保護,方可促進業務閉環。”
破解“東數西算”工程數據安全風險問題,起到關鍵作用之一的技術則是區塊鏈和隱私計算。區塊鏈作為協同全國算力網絡、建設國家樞紐關鍵節點的底層技術支撐,具有分布式、可擴展、強信任等先天優勢,隱私計算則能促進數據安全流通,是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的核心技術。趣鏈科技所提出的“區塊鏈+隱私計算”數據可信流通?案(以下簡稱“方案”),正是解決“東數西算”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的“一劑良藥”。
提升新能力
方案遵循《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安全可靠”基本原則,深度融合區塊鏈與隱私計算優勢,基于趣鏈科技自主研發的聯盟區塊鏈平臺,覆蓋數據可信存儲、安全傳輸、隱私計算等環節,可以有效解決數據流轉過程中的隱私保護難題,明確數據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的權屬界定,為數據可信流通提供全鏈路的安全保障,是實現多?可信協作、價值互聯互通的分布式商業基礎設施。
其一,利用基于區塊鏈的分布式數字身份技術,保障鏈上數字身份與鏈下實體身份信息一一鉚定,對數據各項權利等進行細粒度界定,保護個?數據不被?法濫用的同時保障數據提供?、處理?、使用?等各?權益。
其二,基于區塊鏈生成鏈上數據目錄,對多?數據元信息進?統?管理,提供數據檢索、授權、鑒權等能?。同時借助數字身份以及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從數據發布到使用進?全流程記錄,在事后追溯時可提供不可篡改的數據流轉?志;
其三,對于強隱私數據,借助安全多?計算、聯邦學習等隱私計算技術,在原始數據不出庫的前提下執?多?聯合計算、多?聯合建模、隱私查詢,達到”數據不動計算動,數據可用不可見”的效果。
依托上述能力,方案在助力“東數西算”工程打造統一標準統一能力安全底座的過程中將發揮更大作用,從而為“東數西算”工程的基礎設施和業務應用提供高水平一致性的網絡數據安全能力支撐。
賦能新場景
方案目前已經在眾多數據安全流通場景中進行應用,對解決“東數西算”工程中的數據安全風險問題具有較高借鑒意義。
比如,金融領域。依托趣鏈科技“區塊鏈+隱私計算”數據可信流通方案,建設了“江西省安全可信金融大數據共享平臺”,打通省內金融同業數據、省內銀政數據、跨省數據、省級與國家級數據共享通道,在保護各方數據隱私的前提下,利用區塊鏈和多方安全計算技術,實現不同隱私等級數據采取不同數據共享方式,實現數據的“可用不可見共享”,充分釋放數據價值,賦能金融業務場景。平臺上線以來,入駐機構已經達到20余家,獲得來自各地政府、銀行、媒體等各界的高度關注,并榮獲央行金融科技發展獎三等獎。
再如,三農領域。基于區塊鏈的省級金融數據交換平臺,連接多部門建立互信協作機制,實現涉農數據的交換共享,緩解因數據不足、信息化不足導致的“三農”領域金融支持難題。人民銀行等多個部門啟動金融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示范工程,探索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惠農利民金融產品與服務,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堅實金融保障。目前,平臺已部署40+節點、服務于20+金融和政務機構,形成的分布式省級金融數據互聯互通網絡。隨著業務拓展不斷深入,為各金融機構、企業、委辦局提供企業收支流水數據共享、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小微企業融資服務、農戶信用信息聯網核查等應用服務,上線以來共享接口的調用400余萬次,共享文件100余萬次,并榮獲《2021年信通院星河案例》隱私計算優秀案例,已成為省級金融數字化建設的夯實基座。
除以上領域外,“區塊鏈+隱私計算”數據可信流通方案在涉及城市建設基礎數據、交通數據、學校數據、商圈人流量數據、市民消費水平數據、店鋪分布數據等細分場景也已實現廣泛應用。
注入新動能
數據中心不僅是算力的聚集地,也是數據應用的發祥地,更是數字轉型的根據地。
眼下,“東數西算”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南水北調”,數據安全方面的監管不斷加強,數據安全流通的技術迭代優化,不僅有助于打通我國東西部數字產業的大動脈,還將促進數據要素流通應用,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做優做強。
為了更好實施“東數西算”工程,除了要解決數據安全問題外,還需各方攜手合作,探索產城一體的園區化發展模式,加強國家樞紐節點內數據中心集群與城市邊緣節點之間的產業協作,統籌規劃建設涵蓋數據存算加工、區塊鏈、隱私計算、人工智能等核心產業的數據中心產業基地,構建“東數西算”工程產業閉環,不斷提升內生發展動力。
(責任編輯: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