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華為分三批成立的20個軍團備受關注。11月7日,在華為面向ICT產業的年度旗艦活動——華為全聯接大會2022上,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吳輝表示,軍團的成立是為了快速集結資源,把技術團隊放到一線,縮短鏈條,提升組織運作效率。目前華為的軍團可分為三類,一是行業軍團,“一支隊伍服務好一個行業”;二是產業軍團,側重能力構建和貢獻產業標準;三是產品組合軍團,讓產品組合易集成、易適配。
機場與軌道軍團是華為今年3月成立的第二批十大軍團之一,致力于以“一縱一橫”助力行業數字化發展。華為擁有二十多年服務交通行業的經驗,成立機場與軌道軍團后將帶來哪些改變?華為給機場與軌道行業帶來的ICT解決方案包括哪些?
11月7日,華為公司副總裁、機場與軌道軍團CEO李俊風,華為機場與軌道軍團副總裁(研發)周欣,華為機場與軌道軍團副總裁(生態合作與發展)徐旭晶,華為機場與軌道軍團副總裁(Marketing與解決方案)李龍共同接受了南方+等媒體采訪。
有所為有所不為,聚焦為行業打造ICT數字底座
李俊風表示:“機場與軌道軍團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要做的就是聚焦ICT基礎設施,幫機場與軌道行業打造堅實的ICT數字底座,同時聯合伙伴、客戶構建智慧應用,一起支撐行業智慧化和數字化發展,助力機場與軌道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華為機場與軌道軍團成立于2022年3月30日,但華為服務機場與軌道行業已經有二十多年,服務于全球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個機場和航司、全球七十多個城市的超過15萬公里鐵路、300多條城市軌道線路。
李俊風表示,華為公司成立軍團主要有兩方面考慮,一是對內縮短管理鏈條,希望軍團能實現客戶需求到公司ICT技術能力之間的快速連接,縮短中間消耗;二是希望橫向整合從研發到營銷到銷售與服務等能力,從而快速地為行業和客戶提供價值。
“交通運輸行業正處于數字化和智慧化爬坡階段,整個交通行業即將迎來一個大的數字化拐點,未來十年交通運輸行業數字化、智慧化是非常大的機會,但同時也存在很多業務和技術的挑戰。華為需要和整個行業里的合作伙伴、客戶一起抓住這個機會,做機場與軌道行業數字化轉型同路人,使我們的出行更方便、更安全、更快捷。"李俊風說。
他指出,機場與軌道行業的數字化包含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和業務流程的數字化兩部分,一是要有一個數字平臺,即基礎設施數字化,二是業務流程數字化,即把人的經驗進行抽象和提取,用人工智能技術把算法固化在數字平臺上,兩者缺一不可。
他認為,未來5G、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ICT技術,將在機場與軌道行業發揮關鍵支撐作用,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是要打造領先的行業ICT數字底座。“當然,只有數字底座、沒有上面的業務應用和數字流程去支撐,也是用不起來的。華為要做的就是聚焦ICT基礎設施,幫機場與軌道行業打造堅實的ICT數字底座,同時聯合伙伴、客戶構建智慧應用,一起支撐行業智慧化和數字化發展。”
“我們要做的是把業務邊界劃清楚,華為只做邊界以內的事情。機場與軌道軍團聚焦華為最擅長的ICT領域,幫助客戶做好ICT基礎設施建設,這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所以我們始終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李俊風說,有所為就是在邊界內要做到極致,為客戶提供極致的架構、極致的競爭力和極致的服務,但是在數字底座以外,數字底座本身不直接產生應用價值,所以需要跟很多合作伙伴和客戶優勢互補,通過業務流程的數字化,用好數字底座,助力機場與軌道行業高質量發展。
智慧機場光感圍界解決方案可實現零漏報、極低誤報
11月7日,華為發布智慧機場光感圍界解決方案在華為全聯接大會發布。據周欣透露,該方案正準備在成都雙流機場和昆明長水機場做測試。
眾所周知,機場圍界安全是機場安防的頭等大事,人員入侵會對航空器形成重大安全隱患。傳統技防手段在使用過程中面臨天氣與環境的雙重影響,在風雨雪霧等復雜天氣或受航空器尾流沖擊情況下,圍界告警系統的準確率會下降,導致誤報頻發,對圍界告警的復核校驗提出挑戰。如某機場誤報達400次/天,臺風天甚至超1000次,導致系統不可用。
華為基于分布式光纖傳感,聯合民航二所等行業伙伴打造的智慧機場光感圍界解決方案,更準確識別風雨或人的振動干擾,實現全天候、全覆蓋、長距離、零漏報、極低誤報,提升圍界智能防護水平,全面保障機場運營安全,極大改善人員工作體驗。
周欣表示,華為通過ICT技術助力機場的圍界解決方案,一方面可以將誤報警降低90%以上;二是精度高,在理想狀態下一套光感知設備可以覆蓋20公里,振動感知精準定位到5米內;三是維護非常簡單,因為整個圍界可以用一兩套光纖就能解決,設備數量大幅度減少。
之所以能夠做到零漏報、極低誤報,一是得益于華為在光通信方面的技術能力,像華為獨有的全光相干噪聲抑制和oDSP算法,光纖上有任何振動都能讀取采樣回來,實現對振動信號高靈敏、寬動態采集,光纖信號采集率提升至99.9%;二是采用AI的算法能把它識別出來。“第一是采樣能力,第二是識別能力,這兩個能力使得華為的方案能夠比行業現有方案的誤報率降低90%以上,并且大大降低維護成本。”
該技術突破是如何實現的?據周欣介紹,華為研發分兩部分,一是產品線,包括無線、光、數通、計算、存儲、云等等,負責研發ICT產品,解決關鍵技術并研究未來3到5年的技術,二是2012實驗室,研究未來5到10年的關鍵技術。這樣的布局體現華為多路徑、多梯次探索的技術戰略。
華為機場與軌道軍團基于產品線和2012實驗室的關鍵技術,聯合包括機場、空管、航司、城軌以及鐵路在內的行業伙伴打造解決方案,給客戶帶來價值。周欣說:“公司希望我們把對于產業和技術的理解,結合行業場景,一起來打造適配行業的ICT解決方案。”
華為給機場與軌道行業帶來的ICT解決方案包括哪些?周欣表示,方案主要是四個層面,一是重建感知,華為把5G技術、光通信技術、機器視覺技術、以及終端鴻蒙等技術擴展到各個行業來重建感知;二是重塑聯接,通過無線、光、數據通信、云技術等,這是華為最擅長的;三是重構平臺,包括云技術、基于云平臺以及物聯網、AI的技術、視頻分析技術以及云網安技術,這些技術都可以在云平臺上構筑行業價值和競爭力;四是基于數字基礎設施構筑一些場景化的解決方案,華為會針對行業一些比較關鍵的問題,特別是重大課題,利用領先的ICT技術,聯合伙伴一起幫客戶解決關鍵問題,聚焦在華為最擅長的ICT領域。
【記者】馬芳
(責任編輯:王惠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