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王冰
東海之濱,黃浦江畔。11月的中國上海,金秋濃郁,這座國際化大都市又迎來高光時刻——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將在上海舉辦。這是黨的二十大之后中國舉辦的首場重大國際展會。這場“東方之約”,將向世界進一步展示中國的開放姿態、合作誠意和包容胸懷,也將見證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中國與世界攜手應對挑戰、共促繁榮進步的開放合作新篇章。
年年如約的進博會,提振世界經濟信心。面對疫情沖擊與不確定的全球局勢,舉辦重大國際展會面臨更多挑戰。眾所周知,每年舉行的進博會已成為世界矚目的盛會,成為全球新品首發地、前沿技術首選地、創新服務首推地。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被譽為“東方之約”的進博會年年如約而至,已成為中國主動加強國際合作、踐行互利共贏的生動映照。五年來,進博會合作成果豐碩,凸顯了中國開放之諾的分量,增強了各國共克時艱的決心和信心。商務部數據顯示,前四屆進博會參展企業發布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超過1500項,累計意向成交額逾2700億美元;僅前三屆進博會就帶動外商投資項目622個,投資額約305億美元。如今,第五屆進博會如期舉辦,參展國別更廣、展示內容更加豐富、展商產品質量更優、各類活動精彩紛呈,令人們更加充滿期待,為各國企業積極融入中國經濟發展注入信心,也讓世界各國充分感受到中國與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大國風范。
更“進”一步的進博會,匯聚全球發展力量。回首過去的四年,強大的進博會“溢出”效應,如春風一般溫暖了世界和中國,讓世界各國體會到了真真切切的獲得感。中國經濟韌性十足,中國機遇不容錯失,這已成為全球參展商的共識。在本屆進博會,許多企業從“頭回客”變成了“回頭客”,從“回頭客”變成了“常駐客”,進博會的“朋友圈”變得更大,“新朋友”更多了。來自127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參加企業商業展,66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亮相國家綜合展,數量均超過上屆,其中尼加拉瓜、吉布提等8國首次參與國家展;在參展企業中,共有284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數量也超過上屆,回頭率近90%;“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上合組織參展國數量也較上屆有所增加……從這些亮眼的數據中不難看出,進博會的吸引力日益增長,給各國企業帶來了發展新機遇、合作新伙伴。我們堅信,第五屆進博會必將更“進”一步,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進博之智”,奏響匯聚全球發展力量的華彩樂章。
“越辦越好”的進博會,譜寫開放合作新篇章。“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著眼于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式上,總書記這樣闡述中國舉辦進博會的初衷。五年來,在總書記的倡導和引領下,進博會不斷譜寫新時代中國與世界開放融通、共謀發展的絢麗畫卷,逐步成長為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上海市服務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條例》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對出入境便利化、知識產權保護、展品轉為商品等熱點議題給予了明文規范,為持續推進進博會“越辦越好”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今年的進博會將會“越辦越好”,使合作共贏之路越走越寬,共同譜寫開放合作嶄新篇章。
匯五洲佳品,聚四海賓朋。年年如約的進博會,是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的生動縮影;更“進”一步的進博會,更是各國企業共享發展機遇、實現互利共贏的重要見證。從中國市場到世界市場,從“中國智慧”到“世界智慧”,“越辦越好”的進博會,正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相信本屆進博會的舉辦,將成為今年全球經濟復蘇發展的一大亮點。預祝第五屆進博會圓滿成功!(王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