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老板在網(wǎng)上貼出自己拒絕招員工的消息讓大家看看。
詳情如下:
我知道這個標題出來很多人會罵我。
最近部門變動很大,招人了。這兩天遇到一個36歲的人應聘java程序員,印象很深。簡歷上沒有任何管理經(jīng)驗。我們正在招聘一個非常基礎的職位。從能力上看,他沒有問題,甚至綽綽有余;而且對方工資要求不高,只要10k,我這里的應屆畢業(yè)生可以開到10k。整個面試結束后,雖然他的資質實際上符合他的崗位,但我還是讓人事考慮后拒絕了。
拒絕他的原因很多,不是專業(yè)能力的問題。首先,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是,當一個員工在職場達到一定年齡,只有職場最基本的能力,混了十幾年還是一線員工,只能挑三揀四。的領導和老板對這種35歲以上的中年員工顧慮太多。
經(jīng)常看到網(wǎng)上對35歲招聘門檻的攻擊。其實從一個小公司的部門領導的角度,我們也有我們的難處。
曾幾何時,35歲是求職的潛規(guī)則。大家都知道,很少有人直接說。畢竟大家都想體面。
這個老板很有意思,就不裝了,攤牌了,就是不想基層員工超過35歲。
看他說的理由很好,話也很誠懇,就不著急罵了。人們也經(jīng)營公司,而不是養(yǎng)老院。
老板說了一個很重要的事實,這是之前沒想到的:
就算35歲的員工沒那么貴,也不會招。
這位36歲的程序員只需要10K,和應屆畢業(yè)生一樣,但還是被拒絕了。
原因是性價比不夠。
老員工只能支付工資范圍內的勞動,但不想支付額外的勞動。言下之意是他們不容易被忽悠。
這是事實。
年輕人都愿意被忽悠。一方面,他們可能真的很無知,很努力;另一方面,他們不是無知,而是愿意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為未來做計劃。
但中老年員工不愿意被忽悠,也是老基層員工,說明他們可能愿意被忽悠好幾年,但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得到提升。
從公司的角度來說,這個老板的想法是沒問題的。
但是有bug。
從整個社會來看,挑挑揀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原因很簡單:
1、員工會變老,年輕員工會變成中年員工。
2.管理崗位沒那么多,都是經(jīng)理,基層員工永遠是大多數(shù)。
這涉及到兩個最致命的問題:
老齡化社會與產業(yè)升級。
當年輕人越來越少,沒有升級,沒有新工作的時候,老板最終還是要招到?jīng)]有上進心,不好溝通,不主動的中年員工。有人說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可以用于基層崗位,未來機器人可以用于服務業(yè)的低端崗位。
我覺得可能太樂觀了。
機器人被用來代替很多工作有點理所當然,但是沒有那么多高端工作來安置工作。
當然,這也是當務之急。
日韓借鑒東亞老齡化,產業(yè)升級較早。第二次產業(yè)轉移后,他們基本站在產業(yè)鏈的二樓喝湯。
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不是個人的事,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
對于個人來說,尤其是即將達到35歲職業(yè)天花板的中年人,盡量成為職場的護城河:
1.利用現(xiàn)有的人脈和經(jīng)驗,熟悉上下游資源,打造自己獨特的價值、特殊的資源渠道和核心技術能力.簡而言之,沒有任何平臺你依然可以蓬勃發(fā)展。
2.醫(yī)生,老師,考官都來不及準備一個更有生命力的職業(yè)了。還不如利用以前的經(jīng)驗,積累職業(yè)變化,比如It到咨詢,運營到銷售。
3.35歲之前,職場人要盡量找一個中庸的公司,避免年紀大了被收拾,至少要和自己講和。知道自己是個普通人,競爭力下降是事實。現(xiàn)在焦慮是之前的安慰,危機其實伴隨著35歲以上的一生。
就是這樣。
詳情如下:
我知道這個標題出來很多人會罵我。
最近部門變動很大,招人了。這兩天遇到一個36歲的人應聘java程序員,印象很深。簡歷上沒有任何管理經(jīng)驗。我們正在招聘一個非常基礎的職位。從能力上看,他沒有問題,甚至綽綽有余;而且對方工資要求不高,只要10k,我這里的應屆畢業(yè)生可以開到10k。整個面試結束后,雖然他的資質實際上符合他的崗位,但我還是讓人事考慮后拒絕了。
拒絕他的原因很多,不是專業(yè)能力的問題。首先,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是,當一個員工在職場達到一定年齡,只有職場最基本的能力,混了十幾年還是一線員工,只能挑三揀四。的領導和老板對這種35歲以上的中年員工顧慮太多。
經(jīng)常看到網(wǎng)上對35歲招聘門檻的攻擊。其實從一個小公司的部門領導的角度,我們也有我們的難處。
曾幾何時,35歲是求職的潛規(guī)則。大家都知道,很少有人直接說。畢竟大家都想體面。
這個老板很有意思,就不裝了,攤牌了,就是不想基層員工超過35歲。
看他說的理由很好,話也很誠懇,就不著急罵了。人們也經(jīng)營公司,而不是養(yǎng)老院。
老板說了一個很重要的事實,這是之前沒想到的:
就算35歲的員工沒那么貴,也不會招。
這位36歲的程序員只需要10K,和應屆畢業(yè)生一樣,但還是被拒絕了。
原因是性價比不夠。
老員工只能支付工資范圍內的勞動,但不想支付額外的勞動。言下之意是他們不容易被忽悠。
這是事實。
年輕人都愿意被忽悠。一方面,他們可能真的很無知,很努力;另一方面,他們不是無知,而是愿意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為未來做計劃。
但中老年員工不愿意被忽悠,也是老基層員工,說明他們可能愿意被忽悠好幾年,但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得到提升。
從公司的角度來說,這個老板的想法是沒問題的。
但是有bug。
從整個社會來看,挑挑揀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原因很簡單:
1、員工會變老,年輕員工會變成中年員工。
2.管理崗位沒那么多,都是經(jīng)理,基層員工永遠是大多數(shù)。
這涉及到兩個最致命的問題:
老齡化社會與產業(yè)升級。
當年輕人越來越少,沒有升級,沒有新工作的時候,老板最終還是要招到?jīng)]有上進心,不好溝通,不主動的中年員工。有人說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可以用于基層崗位,未來機器人可以用于服務業(yè)的低端崗位。
我覺得可能太樂觀了。
機器人被用來代替很多工作有點理所當然,但是沒有那么多高端工作來安置工作。
當然,這也是當務之急。
日韓借鑒東亞老齡化,產業(yè)升級較早。第二次產業(yè)轉移后,他們基本站在產業(yè)鏈的二樓喝湯。
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不是個人的事,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
對于個人來說,尤其是即將達到35歲職業(yè)天花板的中年人,盡量成為職場的護城河:
1.利用現(xiàn)有的人脈和經(jīng)驗,熟悉上下游資源,打造自己獨特的價值、特殊的資源渠道和核心技術能力.簡而言之,沒有任何平臺你依然可以蓬勃發(fā)展。
免費信息發(fā)布 www.suojiangwan.com
2.醫(yī)生,老師,考官都來不及準備一個更有生命力的職業(yè)了。還不如利用以前的經(jīng)驗,積累職業(yè)變化,比如It到咨詢,運營到銷售。
3.35歲之前,職場人要盡量找一個中庸的公司,避免年紀大了被收拾,至少要和自己講和。知道自己是個普通人,競爭力下降是事實。現(xiàn)在焦慮是之前的安慰,危機其實伴隨著35歲以上的一生。
就是這樣。